期刊简介
《电力建设》创刊于1958年,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主管,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、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、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,是我国电气工程学科的知名科技期刊,月刊,每月1日出版,国内外公开发行。本刊平均出版周期为6个月。
核心级别: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CSCD)核心期刊、中文核心期刊、中国科技核心期刊、能源电力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T3级、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(A)。
收录情况: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CSCD)、荷兰《文摘与引文数据库》(Scopus)、瑞典DOAJ数据库、英国《科学文摘》(SA,INSPEC)、俄罗斯《文摘杂志》(AJ of VINITI)、美国ProQuest数据库、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(JST China)及中国知网(CNKI)和万方数据库等多个国内外数据库。
专业领域:新型电力系统,智能电网,能源互联网,电力系统规划、运行、分析和控制,分布式发电和微电网,电力市场,以及新能源发电和并网等。
主要栏目:智能电网、新能源与储能、电力经济研究,以及针对行业技术发展和热点课题的特约专稿、专辑、专题等。
作者和读者对象:国内外高等院校、科研机构和相关技术领域的教师、研究人员、工程技术人员和博...
查看详情
1) 要求论文语言流畅,逻辑关系明确。在不影响基本思想表述完整性的前提下,请尽量精炼语句,精简图表和公式,简化推导和证明过程,宜将篇幅控制在6000字以内(包括图表所占篇幅)。
2) 请写明题目的英译文、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以及作者单位的英译文,同时附3~8个中英文关键词和200~400字的中文摘要及约250个实词的英文摘要。摘要请采用第三人称写法,应是一篇独立的短文,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,一般应包括目的、方法、结果、结论四要素。
3) 文中和公式中字符(数字、希文、英文、罗马字)的大小写、上下标及上下标字母含义须明晰,表示向量及矩阵的字母请用黑体。图表中文字、变量、单位、数字要清晰。图表应有中、英文标题,并注明物理量及其单位。
4) 在投稿的同时,请说明稿件涉及的科研项目概况、有关的背景资料和成果的主要创新点。若为基金资助项目或部省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,请提供项目编号,本刊将酌情优先录用和发表。
5) 请对稿件署名(即成果的主要责任人和成果所属单位)及顺序进行检查,以避免发生知识产权纠纷。本刊友情提醒:作者署名中的单位一般指成果所属单位,而不是作者投稿时的就学单位或工作单位。
6) 凡学生投稿,请务必提供导师信息。对本刊拟采用的稿件,请导师对稿件涉及的学术道德和学术内容予以严格把关。
7) 请登录本刊网站由作者投稿处进入投稿或查询稿件状态。原则上本刊不受理电子邮件或纸质稿件。编辑部收稿后,一般在2个月内提交审理意见。在稿件受理期间,不得另投他刊。请务必在收到编辑部的修改要求后在要求时间内提供修改稿,若有必要延迟,请及时向编辑说明。
8) 编辑部有权对采用的稿件做必要的删改。稿件一经发表,即赠当期刊物印刷版。
9) 在稿件付印前,将请作者做最后审校,以避免编辑、排版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差错。为确保稿件审理、编辑、排版工作的有效性,作者不得对录用稿再做较大改动,否则将按新投稿处理,而且编辑部有权追究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。
10) 作者个人信息或通讯方式有变时,请及时登录本刊网站进行修改,以确保样刊准确邮寄。
11) 请对有关成果的原创性进行确认,坚决杜绝抄袭、剽窃等不良现象。凡借鉴他人成果,需给出成果来源和相应的文献出处,并在文中与作者的贡献区别开来。
12) 请对有关成果的投稿情况进行检查,不得将相似的内容另投他刊,更不得一稿多投。若已向他刊投稿,请先向有关期刊明确撤稿后再投本刊,并向本刊说明有关情况。
13) 请确认文中内容不涉及国家机密,以及不得有损国家主权和利益。
14) 凡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的论文,如要向本刊投稿,务请在投寄学术会议的同时投寄本刊,同时告知学术会议的名称、主办单位及召开日期。
15) 《电力建设》将在本刊网站全文上网和制作相应的专题论文集,同时加入了《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》、“中国期刊网”和“万方数据资源系统(ChinaInfo)数字化期刊群”。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,请在来稿时声明,本刊将做适当处理。